【杜兰说AI】东数西算看贵州

2025年09月19日 17:04

今年爆火的《哪咤2》,还有之前《流浪地球》,电影里那些震撼的特效镜头,其实有超过40%的渲染工作来自贵州的贵安超算中心。
可以说,如果没有贵州,这几部电影至少都要晚几年才能上映。

为什麽这个人们印象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省份,现在却成为了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争相布局的算力重镇?这背後都指向了一个词——“东数西算”,
而贵州恰恰是这个国家级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西部算力高地。

“南水北调”大家都知道,那什麽是“东数西算”?其实这里的 "数" 指的是数据,"算" 则是运算。简单来说,就是把上海、广州、深圳等东部地区的产生数据放在西部地区进行处理运算。为什麽我们要这麽做?直接在东部地区处理不就好吗?应当地政府的邀请,我去了一趟贵州,和360周总一起参观了三大运营商设立在贵州当地的数据中心。

实际上,除了三大运营商,华为、腾讯、苹果等都在这里设立了数据中心,华为甚至在这里部署了全国最大的AI算力集群。那为什麽这些公司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贵州?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数据中心是做什麽的。

数据中心,实际上就是处理数据、完成数据运算的地方。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成千上万的服务器组成的算力集群,这些算力集群日夜不停地工作,处理来自不同地方的数据。它们可以完成电影特效的渲染,也可以帮助企业训练AI大模型,总而言之,只要是大量数据运算的需求,数据中心基本都可以满足。而随着近几年AI浪潮的到来,算力资源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2024 年,麦肯锡公司分析预测,随着AI的发展,到2030年,AI设施用水需求将以每年33%的速度增长,全球水资源将因此变得更加紧张。为什麽发展AI会造成水资源紧张?这其实跟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脱不了关系。我们都知道,训练一个AI大模型需要成千上万的AI芯片协同工作,而AI芯片的功耗很大,大规模集群运行时会产生巨量热量。为了防止芯片过热失效,数据中心必须有冷却系统,其中水就是最常用的。ChatGPT每生成10-50句回答就要消耗500毫升冷却水,一个月就要消耗数亿瓶水。

那除了用水,还有其他方式冷却吗?当然有,为了降温,Facebook把数据中心建到了南极附近,微软把服务器沈到了海底,谷歌甚至专门建了一条船,让数据中心在海上漂流。而贵州这里的工作人员跟我说,贵州全年的平均气温是14℃~16℃,夏季平均气温更是只有22.5℃,自然冷却天数超过180天,数据中心不用依赖高能耗空调,PUE值(能源使用效率)就能稳定低於1.2,远低於全国多数地区1.35以上的水平,所以他们的液冷系统几乎一年都不用开动。

还有啊,数据中心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而这里水电资源充沛,水火互济的能源结构让这里的数据中心电价能够低到东部一线城市的三分之一;而且这里地质结构稳定,很少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避免了因灾害导致的数据中心故障。

截至2024年底,贵州在建及投运的数据中心已经达到了49个,其中一半以上是大型的,贵安数据中心集群更是成为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数据中心这麽多,怎麽又快又好地完成数据传输?在这里我了解到,贵州已经建成了全球首条骨干网400G超大带宽算力通道,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6.06万Gbps,和北京、上海、深圳等42座城市实现了网络直联,构建起了“省内3ms、到粤港澳10ms、到长三角16ms”的超低时延圈,这意味着,即使数据在贵州处理,东部用户也几乎感受不到任何延迟。

相比於人口稠密地东部,在西部设立数据中心,不仅土地资源足够,而且电能丰富价格低廉,西部电价低到什麽程度?以贵州为例,数据中心电费平均在 4 毛钱左右,有些地方只需 3 毛 5。而在北上广等地区,电价至少都要 1 块以上,两者相差 3 倍左右。加上西部地区全年平均气温低过东部,可以节省很多成本,这也是我们启动“东数西算”工程的主要原因。

“东数西算”给贵州带来的,远不止是数据中心的集聚。随着数据中心相继落成,现在这里已经形成了从“芯、件、板、机、器”到云服务的完整数字产业链。曾经外出务工的贵州年轻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行业工作。

站在全国视角看,“东数西算”的意义更为深远。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东部的技术、市场与西部的资源、潜力紧紧相连:来自长三角、粤港澳的数据借助西部的低成本算力加速研发;而西部,就像贵州,通过承接东部需求,也实现了从“资源输出”到“价值创造”的转型。2024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42%,曾经的西南边陲,正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从“天无三日晴”到“云上贵州”,从“地无三尺平”到“算力高地”,贵州的蜕变,是“东数西算”工程的生动缩影。西部和东部都在其中找到了自身发展的道路,而这一切,都将为我们的科技自立自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