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說AI】城市穿行:品牌之都晉江
2025年05月12日 10:10
你敢信嗎?中國的品牌之都,竟然是一個小小的縣城!
安踏、特步、361°、七匹狼、九牧王、盼盼、雅客等幾乎承包了我們衣食住行的品牌,都誕生在這里。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也是中國縣域經濟的代表之一——晉江。
很多人都說,福建經濟看泉州,泉州經濟看晉江。
前幾年我在做北京冬奧會火炬手的時候,穿的服裝就是安踏的,吃的東西是盼盼的,我當時還不知道這些品牌就來自晉江。
前段時間,我受邀前往晉江開展人工智能主題講座。正是這次晉江之行,徹底刷新了我對這座城市的認知。
這里光是上市公司就有多達53家、全國馳名商標46個,還有1個超3000億(鞋服)、1個超1000億(紡織)、2個超500億(建材和食品)、3個超100億(集成電路、智能裝備、醫療健康)的龐大產業集群。
平均每七個人就有一個人當老板,每21個人就有一家企業。民營企業占比97%以上,可以說,晉江的成功,是民營經濟的成功。而晉江能有今天的成就,背後離不開“晉江經驗”的支撐。
“晉江經驗”,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詞,而是中央肯定的,被寫入了民營經濟發展的31條意見里,是全國學習的範本。它的核心在於“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市場和政府協同、傳統和創新結合,是晉江人民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大膽探索和成功實踐。
就像這次參觀安踏集團、盼盼食品和芯智造產業園,再次見到了之前一同做火炬手的盼盼集團董事長蔡金垵。跟他交流後,我就感覺晉江的企業家們身上都有一股勁,特別腳踏實地,一心紮在實業上,就是為了把產品做到極致,打造好自己的品牌。
我想,也正是因為如此,晉江的民營經濟才這麽發達,實體經濟才這麽紮實,營銷網絡才這麽廣闊,生產制造能力才這麽強,才能把東西賣到全國甚至全世界。
像晉江的鞋服,不僅在國內市場上占據了重要地位,在國際上也是很有競爭力的,經常出現在國際賽場上。而且晉江的企業家不僅拼,他們還不孤軍奮戰,往往都是本土企業、海外僑胞和異地商會之間團結協作,“三駕馬車”並駕齊驅,一起共渡難關。這種精神在晉江的很多創業故事里比比皆是。
難怪很多人說,做生意要學晉江人。
而企業家們敢拼的背後,是有晉江政府的支持。
這里的政府“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你不找政府,政府絕不打擾;你有事找他,分分鐘就出現在你面前,他們不僅會幫企業考慮到各種發展細節,主動幫企業對接高校科研資源,對企業也是一諾千金,說到做到。這種“親”“清”的政商關系,也讓企業能大膽放心去發展。
除了企業敢為人先,這里的政府也特別注重與時俱進。
比如今年DeepSeek剛出來沒多久,晉江市政府就把它接入了政務服務系統“晉快辦”,還邀請我來講人工智能在政務中的應用,這說明晉江不僅傳統產業做得好,對新技術、新趨勢也非常敏感,也在積極加快數智轉型,用新技術搞新產業,成為了“海峽西岸冉冉升起的小深圳”,用當地工作人員的話來說,這叫“向深圳學習,向深圳靠攏”。
愛拼會贏。拼在格局,贏在膽識,這是每個晉江人的個性特質,也是晉江民營經濟的顯著特征,也正是這種精神,創造了“晉江奇跡”。
我相信“晉江經驗”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也將給晉江當地帶來更多合作,給其他地方的發展帶來啟示。
安踏、特步、361°、七匹狼、九牧王、盼盼、雅客等幾乎承包了我們衣食住行的品牌,都誕生在這里。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也是中國縣域經濟的代表之一——晉江。
很多人都說,福建經濟看泉州,泉州經濟看晉江。
前幾年我在做北京冬奧會火炬手的時候,穿的服裝就是安踏的,吃的東西是盼盼的,我當時還不知道這些品牌就來自晉江。
前段時間,我受邀前往晉江開展人工智能主題講座。正是這次晉江之行,徹底刷新了我對這座城市的認知。
這里光是上市公司就有多達53家、全國馳名商標46個,還有1個超3000億(鞋服)、1個超1000億(紡織)、2個超500億(建材和食品)、3個超100億(集成電路、智能裝備、醫療健康)的龐大產業集群。
平均每七個人就有一個人當老板,每21個人就有一家企業。民營企業占比97%以上,可以說,晉江的成功,是民營經濟的成功。而晉江能有今天的成就,背後離不開“晉江經驗”的支撐。
“晉江經驗”,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詞,而是中央肯定的,被寫入了民營經濟發展的31條意見里,是全國學習的範本。它的核心在於“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市場和政府協同、傳統和創新結合,是晉江人民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大膽探索和成功實踐。
就像這次參觀安踏集團、盼盼食品和芯智造產業園,再次見到了之前一同做火炬手的盼盼集團董事長蔡金垵。跟他交流後,我就感覺晉江的企業家們身上都有一股勁,特別腳踏實地,一心紮在實業上,就是為了把產品做到極致,打造好自己的品牌。
我想,也正是因為如此,晉江的民營經濟才這麽發達,實體經濟才這麽紮實,營銷網絡才這麽廣闊,生產制造能力才這麽強,才能把東西賣到全國甚至全世界。
像晉江的鞋服,不僅在國內市場上占據了重要地位,在國際上也是很有競爭力的,經常出現在國際賽場上。而且晉江的企業家不僅拼,他們還不孤軍奮戰,往往都是本土企業、海外僑胞和異地商會之間團結協作,“三駕馬車”並駕齊驅,一起共渡難關。這種精神在晉江的很多創業故事里比比皆是。
難怪很多人說,做生意要學晉江人。
而企業家們敢拼的背後,是有晉江政府的支持。
這里的政府“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你不找政府,政府絕不打擾;你有事找他,分分鐘就出現在你面前,他們不僅會幫企業考慮到各種發展細節,主動幫企業對接高校科研資源,對企業也是一諾千金,說到做到。這種“親”“清”的政商關系,也讓企業能大膽放心去發展。
除了企業敢為人先,這里的政府也特別注重與時俱進。
比如今年DeepSeek剛出來沒多久,晉江市政府就把它接入了政務服務系統“晉快辦”,還邀請我來講人工智能在政務中的應用,這說明晉江不僅傳統產業做得好,對新技術、新趨勢也非常敏感,也在積極加快數智轉型,用新技術搞新產業,成為了“海峽西岸冉冉升起的小深圳”,用當地工作人員的話來說,這叫“向深圳學習,向深圳靠攏”。
愛拼會贏。拼在格局,贏在膽識,這是每個晉江人的個性特質,也是晉江民營經濟的顯著特征,也正是這種精神,創造了“晉江奇跡”。
我相信“晉江經驗”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也將給晉江當地帶來更多合作,給其他地方的發展帶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