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说AI】矽谷巨头又对DeepSeek“真香”了
2025年02月11日 10:15
这几天的矽谷真的太热闹了,
一个DeepSeek,
矽谷科技巨头是围剿的围剿,
真香的真香。
当时DeepSeek刚火的时候,
有一个特别直观的数字,
就是英伟达的股价因此暴跌17%,
上万亿美元原地蒸发。
但我估计很多人都没关注後续,
英伟达前脚亏损,
後脚就官宣,
DeepSeek R1模型已作为NVIDIA NIM微服务预览版,
在英伟达面向开发者的网站上发布。
不仅是英伟达,
亚马逊也在同一时间宣布,
用户可以在自家的两大AI服务平台上部署R1模型。
还有微软,
跟着OpenAI的口径启动安全调查,
并不妨碍它赶在咱们除夕刚过,
就把R1模型添加到了Azure AI Foundry,
允许用户在微软AI电脑Copilot+上运行。
除了这几大云服务商,
连机器人公司也加入了战场。
在之前的科普课堂里,
我有和大家聊到过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他们最新的产品Figure 2已经在宝马工厂里打工了,
总之是一家头部的机器人公司。
咱们春节刚覆工,
这家的创始人就宣布,
正式结束与OpenAI的合作。
很多人都觉得,
Figure可能会基於DeepSeek等开源AI模型,
来慢慢自主开发大模型。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很奇异的现象,
矽谷一边是AI巨头们加速内卷,带头冲锋,
另一边又是基础设施厂商们纷纷真香。
这麽泾渭分明的两派,
到底是怎麽形成的呢?
其实核心原因说起来非常简单:
那就是开源的魅力。
很多人一说起开源,
就只觉得这是免费的,
忽略了开源对於整个社区的巨大影响力。
DeepSeek开源,
意味着只要你手里有服务器,有算力,
就完全可以在本地自行部署一个顶尖性能的模型。
对於下游的应用企业来说,
不额外收费的开源模型
肯定比闭源模型更值得信任,
也更利於公司自主研发;
而对於上游的云服务商来说,
引入多家模型供应商,
也能避免被单一厂商绑定或议价。
所以DeepSeek横空出世,
被伤得最深的
其实不是股价暴跌的英伟达,
而是OpenAI,Anthropic这些中游的模型厂商,
因为他们都是闭源模型厂商,
整体业务单一,
就非常容易受到强势开源模型的冲击。
而像是谷歌、Meta其实就没有那麽慌,
因为它们的核心业务一个是搜索,
一个是社交,
AI都只是添头。
一个DeepSeek,
矽谷科技巨头是围剿的围剿,
真香的真香。
当时DeepSeek刚火的时候,
有一个特别直观的数字,
就是英伟达的股价因此暴跌17%,
上万亿美元原地蒸发。
但我估计很多人都没关注後续,
英伟达前脚亏损,
後脚就官宣,
DeepSeek R1模型已作为NVIDIA NIM微服务预览版,
在英伟达面向开发者的网站上发布。
不仅是英伟达,
亚马逊也在同一时间宣布,
用户可以在自家的两大AI服务平台上部署R1模型。
还有微软,
跟着OpenAI的口径启动安全调查,
并不妨碍它赶在咱们除夕刚过,
就把R1模型添加到了Azure AI Foundry,
允许用户在微软AI电脑Copilot+上运行。
除了这几大云服务商,
连机器人公司也加入了战场。
在之前的科普课堂里,
我有和大家聊到过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他们最新的产品Figure 2已经在宝马工厂里打工了,
总之是一家头部的机器人公司。
咱们春节刚覆工,
这家的创始人就宣布,
正式结束与OpenAI的合作。
很多人都觉得,
Figure可能会基於DeepSeek等开源AI模型,
来慢慢自主开发大模型。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很奇异的现象,
矽谷一边是AI巨头们加速内卷,带头冲锋,
另一边又是基础设施厂商们纷纷真香。
这麽泾渭分明的两派,
到底是怎麽形成的呢?
其实核心原因说起来非常简单:
那就是开源的魅力。
很多人一说起开源,
就只觉得这是免费的,
忽略了开源对於整个社区的巨大影响力。
DeepSeek开源,
意味着只要你手里有服务器,有算力,
就完全可以在本地自行部署一个顶尖性能的模型。
对於下游的应用企业来说,
不额外收费的开源模型
肯定比闭源模型更值得信任,
也更利於公司自主研发;
而对於上游的云服务商来说,
引入多家模型供应商,
也能避免被单一厂商绑定或议价。
所以DeepSeek横空出世,
被伤得最深的
其实不是股价暴跌的英伟达,
而是OpenAI,Anthropic这些中游的模型厂商,
因为他们都是闭源模型厂商,
整体业务单一,
就非常容易受到强势开源模型的冲击。
而像是谷歌、Meta其实就没有那麽慌,
因为它们的核心业务一个是搜索,
一个是社交,
AI都只是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