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说AI】矽谷预言家预言25年後的世界
2025年09月16日 17:22
矽谷科技预言家凯文•凯利的新书《2049》太有穿透力了。说到凯文•凯利,你可能还不知道他是谁,但30年前他精准预判了大数据、云计算的今天,现在又给25年後的世界画了张清晰的地图,并且书里第一句话就说了,“我相信中国将会是这个未来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他究竟说了什麽?我总结了六个核心预言和一个底层逻辑,不管你是科技爱好者还是职场人,这些内容都值得你留意。
六个核心预言:未来25年的世界会变成这样
一、手机将成“上一代人的回忆”,智能眼镜将接管我们的生活
凯文•凯利在书里第一个就给了个跟我们生活非常接近的预测:2049年,我们现在天天捧在手里的手机会被智能眼镜彻底取代。未来不是低头刷屏,而是擡头戴眼镜看世界,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会一比一叠加。
逛街时看到一件衣服,眼镜立刻弹出价格、评价甚至是衣服设计师的灵感笔记;路过一栋老楼,建筑历史、风格流派的信息会自动浮现在眼前。凯文•凯利说,未来给这个“镜像世界”提供数据的公司,会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企业。
二、脏活累活全都会消失,AI将创造“闻所未闻的新职业”
现在很多人担心AI会抢工作,但凯文•凯利说这种担心“一半对一半错”。对的是,流水线、危险作业、重覆性劳动会被机器人全包。他举了个极端的例子:“未来可能连农民都不需要了,机器人就能精准地给每株作物浇水施肥”。
那错的是什麽?错的是“没活干”的焦虑。AI的思维方式和人类完全不同,它会创造出无数我们现在想都想不到的职业。就像互联网诞生前没人知道“直播博主”“算法工程师”是什麽,未来的新职业将会从AI和人类的协作里诞生出来。
三、中层管理将成“高危群体”,企业会变成“好莱坞式的临时团队”
这一点其实戳中了很多职场人的心。凯文•凯利说,未来企业会越来越扁平化,这意味着中层管理者将是最危险的,因为如果你的工作核心是上传下达、统计报表,那AI做这些会比你快10倍、准100倍。
所以,未来的公司组织将会像好莱坞拍电影那样,为一个项目临时组队,项目结束就解散。“百年老店会越来越少,人人都得成为有独特技能的独立手艺人”。他甚至说:“未来不是‘要不要创业’,而是‘必须创业’”。所以,每个人都得学会做一个创业者。
四、中国会成“酷文化输出大国”,在太空竞赛中领跑全球
他在书里最後一章专门讲了“中国的未来”,看得让人充满期待。凯文•凯利说,25年後的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更会是文化输出巨头,全球最好的游戏、最酷的AR体验、最火的音乐和艺术,都会打上“中国造”的标签。
更猛的是太空领域:他预测中国可能在2029年实现载人登月,甚至率先登陆火星。这种对中国科技和文化的看好,在一众西方科技预言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
五、百岁人生将会成真,基因科技会让人从70岁活成50岁
在书里的生命科学章节里,凯文•凯利下了一个论断,他说未来“活到100岁不再是梦”。AI+基因科技会让健康管理精准到个人:通过全民基因测序,每个人都能有定制药物和治疗方案,并且他还预测中国可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这个的国家。
试想一下,AI根据你的基因数据调整饮食、用药,让70岁的身体状态活得可能和现在50岁一样,退休年龄或许会被彻底改写。
六、算法“黑盒”平台会大栽跟头,“互鉴性”将成为新规则
书里提出一个很前沿的概念叫“互鉴性”,什麽意思?平台能看你的数据,你也必须能看懂平台的算法逻辑。现在很多APP的推荐算法是“黑盒”,你不知道为什麽自己会刷到这条视频、也不知道平台为什麽会推给你那个广告。
凯文•凯利说,这种情况未来走不通了,因为“搞不清算法的平台一定会惹大麻烦”。用户有权知道“为什麽推这个”,算法透明会成为平台生存的基本盘,越透明的平台将会吸引越多的用户。
一个底层逻辑:保持乐观不是天真,而是塑造未来的密码
其实这本书里最重要的不是那些预言,而是凯文•凯利的底层思维。有人批评他“太乐观,像盲目天真的误导”,但塑造未来是预测未来的唯一途径。我们想要的未来,必须先被想象出来,再坚信它能实现。所以他从不刻意制造焦虑,而是告诉你:未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主动拥抱变化。就像30年前他预言互联网时,没有人相信数字支付会普及成现在这样,但你看,现在我们早就离不开用手机付钱了。所以,面对未来的这些变化,最好的策略不是焦虑,而是思考怎麽和AI协作。大变化里一定藏着大机会。未来,比人类更强大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新人类。
六个核心预言:未来25年的世界会变成这样
一、手机将成“上一代人的回忆”,智能眼镜将接管我们的生活
凯文•凯利在书里第一个就给了个跟我们生活非常接近的预测:2049年,我们现在天天捧在手里的手机会被智能眼镜彻底取代。未来不是低头刷屏,而是擡头戴眼镜看世界,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会一比一叠加。
逛街时看到一件衣服,眼镜立刻弹出价格、评价甚至是衣服设计师的灵感笔记;路过一栋老楼,建筑历史、风格流派的信息会自动浮现在眼前。凯文•凯利说,未来给这个“镜像世界”提供数据的公司,会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企业。
二、脏活累活全都会消失,AI将创造“闻所未闻的新职业”
现在很多人担心AI会抢工作,但凯文•凯利说这种担心“一半对一半错”。对的是,流水线、危险作业、重覆性劳动会被机器人全包。他举了个极端的例子:“未来可能连农民都不需要了,机器人就能精准地给每株作物浇水施肥”。
那错的是什麽?错的是“没活干”的焦虑。AI的思维方式和人类完全不同,它会创造出无数我们现在想都想不到的职业。就像互联网诞生前没人知道“直播博主”“算法工程师”是什麽,未来的新职业将会从AI和人类的协作里诞生出来。
三、中层管理将成“高危群体”,企业会变成“好莱坞式的临时团队”
这一点其实戳中了很多职场人的心。凯文•凯利说,未来企业会越来越扁平化,这意味着中层管理者将是最危险的,因为如果你的工作核心是上传下达、统计报表,那AI做这些会比你快10倍、准100倍。
所以,未来的公司组织将会像好莱坞拍电影那样,为一个项目临时组队,项目结束就解散。“百年老店会越来越少,人人都得成为有独特技能的独立手艺人”。他甚至说:“未来不是‘要不要创业’,而是‘必须创业’”。所以,每个人都得学会做一个创业者。
四、中国会成“酷文化输出大国”,在太空竞赛中领跑全球
他在书里最後一章专门讲了“中国的未来”,看得让人充满期待。凯文•凯利说,25年後的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更会是文化输出巨头,全球最好的游戏、最酷的AR体验、最火的音乐和艺术,都会打上“中国造”的标签。
更猛的是太空领域:他预测中国可能在2029年实现载人登月,甚至率先登陆火星。这种对中国科技和文化的看好,在一众西方科技预言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
五、百岁人生将会成真,基因科技会让人从70岁活成50岁
在书里的生命科学章节里,凯文•凯利下了一个论断,他说未来“活到100岁不再是梦”。AI+基因科技会让健康管理精准到个人:通过全民基因测序,每个人都能有定制药物和治疗方案,并且他还预测中国可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这个的国家。
试想一下,AI根据你的基因数据调整饮食、用药,让70岁的身体状态活得可能和现在50岁一样,退休年龄或许会被彻底改写。
六、算法“黑盒”平台会大栽跟头,“互鉴性”将成为新规则
书里提出一个很前沿的概念叫“互鉴性”,什麽意思?平台能看你的数据,你也必须能看懂平台的算法逻辑。现在很多APP的推荐算法是“黑盒”,你不知道为什麽自己会刷到这条视频、也不知道平台为什麽会推给你那个广告。
凯文•凯利说,这种情况未来走不通了,因为“搞不清算法的平台一定会惹大麻烦”。用户有权知道“为什麽推这个”,算法透明会成为平台生存的基本盘,越透明的平台将会吸引越多的用户。
一个底层逻辑:保持乐观不是天真,而是塑造未来的密码
其实这本书里最重要的不是那些预言,而是凯文•凯利的底层思维。有人批评他“太乐观,像盲目天真的误导”,但塑造未来是预测未来的唯一途径。我们想要的未来,必须先被想象出来,再坚信它能实现。所以他从不刻意制造焦虑,而是告诉你:未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主动拥抱变化。就像30年前他预言互联网时,没有人相信数字支付会普及成现在这样,但你看,现在我们早就离不开用手机付钱了。所以,面对未来的这些变化,最好的策略不是焦虑,而是思考怎麽和AI协作。大变化里一定藏着大机会。未来,比人类更强大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新人类。